發布時間:2021-06-30 | 瀏覽:16914
內容摘要: ?鄉村旅游雖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,但總體上還是一個尚未規范、管理滯后的市場。應加強進行監管和規范,促進市場的穩定、有序和健康發展。
鄉村旅游雖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,但總體上還是一個尚未規范、管理滯后的市場。應加強進行監管和規范,促進市場的穩定、有序和健康發展。
1.組織推動。包括景區推動,以重點旅游景區為核心,帶動、輻射和吸收周邊鄉村的農民參與旅游的接待和服務。
2.政府推動。由政府主導進行鄉村旅游的規劃設計,投入資金,開發核心景區景點,吸收社會資金投入,鼓勵和引導農民參與旅游接待服務。
3.公司推動。即“公司+農戶”的經營方式,出臺優惠政策,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,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,指導、組織農民開展地方風情、漁耕文化、農耕文化等旅游活動。
4.精心規劃,強化監管。注重整體性和連續性,充分考慮地方的自然風貌及特點和文化特性。同時監管好每一個鄉村旅游、農家樂等的細枝末節,強化對旅游從業人員和鄉村旅游集體的培訓、教育,提高其服務素質和水平,提升服務品牌和形象。
5.突出特點和自身優勢。比如突出鄉村的地域風情、傳統文化優勢,挖掘古村、古鎮、古跡、典故等文化內涵;突出體現地域特點,在建筑、飲食、生活、農耕乃至旅游活動的設計等方面,盡可能地體現出地域風情、風貌、生活習俗等特色。同時,還要著重考慮突出綠色、環保、休閑、娛樂等特點。
筆者認為“農家樂”旅游的發展要做好做足“農”、“家”、“樂”三字文章。
發展“農家樂”旅游不僅豐富了旅游活動內容,擴大了旅游容量;而且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致富,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。因此,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,因地制宜發展“農家樂”,以旅助農,將對解決"三農"問題,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,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,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“農家樂”發展要以“農”為根。農民要通過自家的良田、果園、庭院、魚塘、牧場等展示農村風貌、農業生產過程、農民生活場景,通過展示吸引旅游者;餐飲接待設施可利用自家的宅地和現有生活設施改建或改善而成,要充分體現農村、農業、農家、農民的鄉土氣息。由于“農家樂”已經成為品牌,很多城里人開設的或開設在城里的餐飲服務設施也大打“農家樂”品牌,實際上同真正的“農家樂”相去甚遠。
“農家樂”發展要以“家”為形。“農家樂”應該以家庭為單位,不求全,不求大,其形應該體現出“家庭”的形態。既然是“家”,其規模就應該適度,不應貪大求洋;發展應該特色化,不應大眾化。平江縣盤石洲村“農家樂”就是以土、特、多而著名。所以,“家”是農家樂的載體,無家不以成“農家”。
“農家樂”發展要以“樂”為魂。“農家樂”以什么取樂?城里人戲言:換個地方打牌。其實,“樂”也要利用“三農”做文章,設計參與性強的項目,簡單的農事、農活,如采摘、推磨、苗木盤扎等。以樂為魂就是要發揚光大“農家”的文化內涵,深入挖掘,突出特色,做出項目,如農民喜聞樂見的花燈、皮影戲、山歌、龍獅、地花鼓、踩高蹺、講故事等,使“農家樂”旅游充滿魅力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泉州山水瑤旅游,泉州農家樂,泉州周邊游,泉州農家樂民宿,
? 2022 ce114.com 版權所有:福建騰媒傳媒有限公司 全國服務熱線:4000-597-400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:閩B2-20200538
ICP備案/許可證號:閩ICP備2022014755號-2 商標注冊號:35309124